Home

Awesome

<!-- Editing this document: - Discuss all changes in GitHub issues first. - Update the table of contents as new sections are added or removed. - Use tables for side-by-side code samples. See below. Code Samples: Use 2 spaces to indent. Horizontal real estate is important in side-by-side samples. For side-by-side code samples, use the following snippet. ~~~ 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 ```go BAD CODE GOES HERE ``` </td><td> ```go GOOD CODE GOES HERE ``` 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 ~~~ (You need the empty lines between the <td> and code samples for it to be treated as Markdown.) If you need to add labels or descriptions below the code samples, add another row before the </tbody></table> line. ~~~ <tr> <td>DESCRIBE BAD CODE</td> <td>DESCRIBE GOOD CODE</td> </tr> ~~~ --> <!-- markdownlint-disable MD033 MD041 -->

uber-go/guide 的繁體中文翻譯

English

Uber Go 語言撰寫規範

Uber 是一家美國矽谷的科技公司,同時也是 Go 語言的早期 adoptor。它開源了許多 Golang 相關的專案,像是 Gopher 圈熟知的 zapjaeger 等。2018 年年末 Uber 將內部的 Go 語言撰寫規範 開源到 GitHub 上,經過一年多的累積與貢獻,該規範已經初具規模,並且廣受 Gopher 們的關注。本文是該規範的繁體中文版本,內容會以原版為參考盡快更新。

原翻譯參考並修改自 uber-go/guide 的中文翻譯,部分段落有進行重寫使語意通順。在這邊感謝開源社群的貢獻,讓眾多開發者可以免費使用這些學習資源。

版本

目錄

介紹

樣式 (style) 是支配我們程式碼的慣例。實際上由於這些約定不僅僅只涵蓋程式碼格式化的部分(gofmt 能替我們處理),術語「樣式」不是很恰當的說法。

本指南的目的是透過詳細描述在 Uber 撰寫 Go 程式碼的注意事項來梳理這種複雜的規則。這些規則的存在是為了使函式庫易於管理,同時也能讓工程師能更有效地運用 Go 語言的功能。

該指南最初由 Prashant VaranasiSimon Newton 編寫,目的是使一些同事能快速使用 Go。多年來,這份指南已根據其他人的回饋進行數次修訂。

本文件記錄了我們在 Uber 遵循的 Go 程式碼中的慣用約定。其中許多是 Go 的通則,而其他準則是延伸自這些外部資源:

  1. Effective Go
  2. Go Common Mistakes
  3. Go Code Review Comments

程式碼範例部分,主要目標是能使最新兩個小版本的 Go 得以準確執行。

所有程式碼都應該透過 golintgo vet 的檢查並無錯誤。我們建議您將編輯器設定為:

您可以在以下 Go 編輯器工具的相關頁面中找到更為詳細的資訊: https://github.com/golang/go/wiki/IDEsAndTextEditorPlugins

指導準則

指向介面的指標

大部分情況下都不需要指向介面 (interface) 類型的指標 (pointer)。您應該將介面作為數值進行傳遞,在這樣的傳遞過程中,實質上傳遞的基底 (underlying) 資料仍然可以是指標。

介面由兩個欄位構成:

  1. 指向某個特定類型資訊的指標。您可以將其視為「類型 (type)」。
  2. 資料指標。如果儲存的資料是指標,則直接儲存;如果儲存的資料是數值,則儲存指向這個數值的指標。

如果想要介面方法修改基底資料,則必須使用指標傳遞(將物件指標賦值給介面變數)。

type F interface {
  f()
}

type S1 struct{}

func (s S1) f() {}

type S2 struct{}

func (s *S2) f() {}

// f1.f() 無法修改基底資料
// f2.f() 可以修改基底資料,給介面變數 f2 賦值時使用的是物件指標
var f1 F = S1{}
var f2 F = &S2{}

介面合理性驗證

可以的話,在編譯時驗證介面的合理性,包括:

補充1:上面 3 點是編譯器對介面的檢查機制,大致意思是錯誤使用介面會在編譯期間報錯。所以可以利用這個機制讓部分問題在編譯期間暴露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// 如果 Handler 沒有實作 http.Handler,會在運作時報錯
type Handler struct {
  // ...
}
func (h *Handler) ServeHTTP(
  w http.ResponseWriter,
  r *http.Request,
) {
  ...
}
</td><td>
type Handler struct {
  // ...
}
// 用於觸發編譯時期的介面合理性檢查機制
// 如果 Handler 沒有實作 http.Handler,會在編譯期間報錯
var _ http.Handler = (*Handler)(nil)
func (h *Handler) ServeHTTP(
  w http.ResponseWriter,
  r *http.Request,
) {
  // ...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如果 *Handlerhttp.Handler 的介面不同,那麼語句 var _ http.Handler = (*Handler)(nil) 將無法編譯通過。

賦值的右邊應該是斷言類型的零值——指標類型(如 *Handler)、切片和 map (映射) 是 nil;結構體類型是空結構體 (structName{})。

type LogHandler struct {
  h   http.Handler
  log *zap.Logger
}
var _ http.Handler = LogHandler{}
func (h LogHandler) ServeHTTP(
  w http.ResponseWriter,
  r *http.Request,
) {
  // ...
}

接收器 (receiver) 與介面

使用數值接收器的方法,既可以透過數值呼叫,也可以透過指標呼叫。

具指標接收器的方法,只能透過指標或 可定址數值 (addressable values) 呼叫。

例如:

type S struct {
  data string
}

func (s S) Read() string {
  return s.data
}

func (s *S) Write(str string) {
  s.data = str
}

// 我們無法取得儲存在 map 中的值的指標,因為它們不是可尋址的數值
sVals := map[int]S{1: {"A"}}

// 我們可以對儲存在 map 中的值呼叫 Read 方法,
// 因為 Read 方法是使用數值接受器,其不要求
// 數值是可以尋址的。
sVals[1].Read()

// 我們不能對儲存在 map 中的值呼叫 Write 方法,
// 因為 Write 方法是使用指標接收器,其無法
// 取得儲存在 map 中的值的指標。
//
//  sVals[1].Write("test")

sPtrs := map[int]*S{1: {"A"}}

// 如果 map 儲存的是指標,則可以呼叫 Read 和 Write,
// 因為指標本身就可以尋址。
sPtrs[1].Read
sPtrs[1].Write("test")

類似的,即使方法有數值接收器,也同樣可以用指標接收器來滿足介面。

type F interface {
  f()
}

type S1 struct{}

func (s S1) f() {}

type S2 struct{}

func (s *S2) f() {}

s1Val := S1{}
s1Ptr := &S1{}
s2Val := S2{}
s2Ptr := &S2{}

var i F
i = s1Val
i = s1Ptr
i = s2Ptr

//  下面程式碼無法通過編譯。因為 s2Val 是數值,而 S2 的 f 方法中沒有使用數值接收器
//   i = s2Val

Effective Go 中有一段關於 Pointers vs. Values 的精闢講解。

補充1

具體的匹配分兩種:

i = s2Val 會報錯的本因,是數值方法集和介面不匹配。

零值 Mutex 是有效的

sync.Mutexsync.RWMutex 的零值是有效的。所以指向 mutex 的指標基本是不必要的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mu := new(sync.Mutex)
mu.Lock()
</td><td>
var mu sync.Mutex
mu.Lock()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如果你使用結構體 (struct) 指標,mutex 應該作為結構體的非指標成員。即使不匯出結構體,也不要直接把 mutex 嵌入 (embed) 到結構體中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type SMap struct {
  sync.Mutex

  data map[string]string
}

func NewSMap() *SMap {
  return &SMap{
    data: make(map[string]string),
  }
}

func (m *SMap) Get(k string) string {
  m.Lock()
  defer m.Unlock()

  return m.data[k]
}
</td><td>
type SMap struct {
  mu sync.Mutex

  data map[string]string
}

func NewSMap() *SMap {
  return &SMap{
    data: make(map[string]string),
  }
}

func (m *SMap) Get(k string) string {
  m.mu.Lock()
  defer m.mu.Unlock()

  return m.data[k]
}
</td></tr> <tr><td>

Mutex 欄位以及 LockUnlock 方法,是 SMap 匯出 (export) 的 API 中沒有刻意說明的部分。

</td><td>

mutex 及其方法是 SMap 的實作,對其呼叫者來說是不可見的。
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在邊界處複製切片和 maps

切片 (slices) 和 maps(映射、對應)包含了指向基底資料的指標,因此在需要複製它們時要特別注意。

接收切片和 maps

請記住,當切片或 map 作為函式參數傳入時,如果您儲存了對它們的引用,則使用者可以對其進行修改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 <td>
func (d *Driver) SetTrips(trips []Trip) {
  d.trips = trips
}

trips := ...
d1.SetTrips(trips)

// 你是要修改 d1.trips 嗎?
trips[0] = ...
</td> <td>
func (d *Driver) SetTrips(trips []Trip) {
  d.trips = make([]Trip, len(trips))
  copy(d.trips, trips)
}

trips := ...
d1.SetTrips(trips)

// 這裡我們修改 trips[0],但不會影響到 d1.trips
trips[0] = ...
</td> </tr> </tbody> </table>

補充1:這是 Go 語言中很基本的深淺複製概念,我們必須要熟記哪些資料結構屬於淺複製,哪些又屬於深複製。在不清楚結構體特性的情況下,很有可能會修改到不應受影響的資料,造成非預期行為發生。

回傳切片或 maps

同樣,留意使用者可能會對暴露內部狀態的切片或 map 進行修改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type Stats struct {
  mu sync.Mutex

  counters map[string]int
}

// Snapshot 回傳目前狀態。
func (s *Stats) Snapshot() map[string]int {
  s.mu.Lock()
  defer s.mu.Unlock()

  return s.counters
}

// snapshot 不再受互斥鎖保護
// 因此對 snapshot 的任何存取都將受到 data races 影響
// 影響 stats.counters
snapshot := stats.Snapshot()
</td><td>
type Stats struct {
  mu sync.Mutex

  counters map[string]int
}

func (s *Stats) Snapshot() map[string]int {
  s.mu.Lock()
  defer s.mu.Unlock()

  result := make(map[string]int, len(s.counters))
  for k, v := range s.counters {
    result[k] = v
  }
  return result
}

// snapshot 現在是一個複本
snapshot := stats.Snapshot()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使用 defer 釋放資源

使用 defer 釋放資源,諸如檔案和鎖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p.Lock()
if p.count < 10 {
  p.Unlock()
  return p.count
}

p.count++
newCount := p.count
p.Unlock()

return newCount

// 當有多個 return 分支時,很容易遺忘 unlock
</td><td>
p.Lock()
defer p.Unlock()

if p.count < 10 {
  return p.count
}

p.count++
return p.count

// 更可讀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Defer 的開銷非常小,除非您可以證明函式執行時間在奈秒級的程度,否則都應該用 Defer。因為使用 defer 的成本微不足道,因此值得使用 defer 提升可讀性。這尤其適用於那些不單單進行簡單記憶體存取的規模較大方法——在這些方法中,其他計算的資源消耗遠超過 defer

Channel 的 size 要麼是 1,不然就是無暫存的

channel 通常 size 應為 1 或是無暫存的。預設情況下,channel 是無暫存的,其 size 為 0。任何其他大小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檢查。我們需要考慮如何確定大小,考慮是什麼阻止了 channel 在高負載下和阻塞型寫入時的寫入,以及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系統邏輯有哪些變化。(翻譯解釋1:按照原文意思是需要界定通道邊界、競爭條件,以及邏輯上下文的梳理)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// 應該足以滿足任何情況!
c := make(chan int, 64)
</td><td>
// 大小:1
c := make(chan int, 1) // 或者
// 無暫存 channel,大小為 0
c := make(chan int)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列舉從 1 開始

在 Go 中引入列舉的標準方法是宣告一個自訂類型和一個使用了 iota 的 const 組。由於變數的預設值為 0,因此通常應以非零值開頭列舉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type Operation int

const (
  Add Operation = iota
  Subtract
  Multiply
)

// Add=0, Subtract=1, Multiply=2
</td><td>
type Operation int

const (
  Add Operation = iota + 1
  Subtract
  Multiply
)

// Add=1, Subtract=2, Multiply=3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在某些情況下,使用零值是有意義的(列舉從零開始)。例如當零值是理想的預設行為時。

type LogOutput int

const (
  LogToStdout LogOutput = iota
  LogToFile
  LogToRemote
)

// LogToStdout=0, LogToFile=1, LogToRemote=2

使用 time 處理時間

時間處理很複雜。關於時間的錯誤假設通常包括以下幾點。

  1. 一天有 24 小時
  2. 一小時有 60 分鐘
  3. 一週有七天
  4. 一年 365 天
  5. 還有更多

例如 第一點(在瞬時時間加上 24 小時)並不總是產生一個新的日曆日。

因此,在處理時間時始終使用 "time" 套件,因為它有助於以更安全、更準確的方式處理這些不正確的假設。

使用 time.Time 表達瞬時時間

使用 time.Time 處理瞬時時間 (instant of time),以及使用 time.Time 中的方法比較、加入或減去時間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func isActive(now, start, stop int) bool {
  return start <= now && now < stop
}
</td><td>
func isActive(now, start, stop time.Time) bool {
  return (start.Before(now) || start.Equal(now)) && now.Before(stop)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使用 time.Duration 表達時間區段

在處理時間區段時使用 time.Duration .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func poll(delay int) {
  for {
    // ...
    time.Sleep(time.Duration(delay) * time.Millisecond)
  }
}
poll(10) // 是幾秒鐘還是幾毫秒?
</td><td>
func poll(delay time.Duration) {
  for {
    // ...
    time.Sleep(delay)
  }
}
poll(10*time.Second)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回到「往瞬時時間加上 24 小時」的例子,該使用什麼方法,取決於意圖是什麼。如果我們想要下一個日曆日(目前天的下一天)的同一個時間點,我們應該使用 Time.AddDate。但是,如果我們想保證某一時刻比前一時刻晚 24 小時,我們應該使用 Time.Add

newDay := t.AddDate(0 /* years */, 0 /* months */, 1 /* days */)
maybeNewDay := t.Add(24 * time.Hour)

對外部系統使用 time.Timetime.Duration

盡可能在與外部系統的互動中使用 time.Durationtime.Time。例如 :

當不能在這些操作中使用 time.Duration,請改用 intfloat64,並在欄位名稱中加上單位。

例如,由於 encoding/json 不支援 time.Duration,因此在欄位名稱中加上單位: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// {"interval": 2}
type Config struct {
  Interval int `json:"interval"`
}
</td><td>
// {"intervalMillis": 2000}
type Config struct {
  IntervalMillis int `json:"intervalMillis"`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如果這些操作不能使用 time.Time,除非達成一致,否則請使用 stringRFC 3339 中定義的格式時間戳。預設情況下,Time.UnmarshalText 使用此格式,並可透過 time.RFC3339Time.Formattime.Parse 中使用。

儘管這在實務中並不成問題,但請記住,"time" 套件不支援解析閏秒時戳(8728),也不在計算中考慮閏秒問題(15190)。如果您比較兩個瞬時時間 (instant time),則差異將不包括這兩個瞬間之間可能發生的閏秒。

<!-- TODO: section on String methods for enums -->

錯誤

錯誤的類型

宣告錯誤的選項很少。在選擇最適合您用例的選項之前,請思考:

錯誤匹配?錯誤訊息建議
不用靜態字串errors.New
不用動態字串fmt.Errorf
需要靜態字串頂層 var 搭配 errors.New
需要動態字串自訂 error 類型

舉例來說:使用 errors.New 表示帶有靜態字串的錯誤。如果呼叫者需要匹配並處理此錯誤,則將此錯誤匯出為變數,這樣子才能將其與 errors.Is 匹配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無錯誤匹配</th><th>有錯誤匹配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// package foo

func Open() error {
  return errors.New("could not open")
}

// package bar

if err := foo.Open(); err != nil {
  // 無法處置錯誤
  panic("unknown error")
}
</td><td>
// package foo

var ErrCouldNotOpen = errors.New("could not open")

func Open() error {
  return ErrCouldNotOpen
}

// package bar

if err := foo.Open(); err != nil {
  if errors.Is(err, foo.ErrCouldNotOpen) {
    // 處置錯誤
  } else {
    panic("unknown error")
  }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對於動態字串的錯誤,如果呼叫者不需要匹配它,則使用 fmt.Errorf;如果呼叫者需要匹配它,則自訂 error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無錯誤匹配</th><th>有錯誤匹配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// package foo

func Open(file string) error {
  return fmt.Errorf("file %q not found", file)
}

// package bar

if err := foo.Open("testfile.txt"); err != nil {
  // 無法處置錯誤
  panic("unknown error")
}
</td><td>
// package foo

type NotFoundError struct {
  File string
}

func (e *NotFoundError) Error() string {
  return fmt.Sprintf("file %q not found", e.File)
}

func Open(file string) error {
  return &NotFoundError{File: file}
}


// package bar

if err := foo.Open("testfile.txt"); err != nil {
  var notFound *NotFoundError
  if errors.As(err, &notFound) {
    // 處置錯誤
  } else {
    panic("unknown error")
  }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請注意,如果您從套件中匯出錯誤變數或類型,它們將成為套件公用 API 的一部分。

錯誤封裝

如果呼叫其他方法時出現錯誤,通常有三種處理方式可以選擇:

如果沒有要加入其他上下文,則按原樣回傳原始錯誤。這將保留原始錯誤的類型和訊息。如果基底 (undelying) 錯誤訊息已有足夠資訊追蹤其來源,則十分適合使用這種做法。

否則,請盡量往錯誤訊息加入上下文,這樣就不會出現諸如「連線被拒」之類的模糊錯誤。加入上下文可以得到更多實用的錯誤,例如「呼叫服務 foo:連接被拒絕。」

使用 fmt.Errorf 為你的錯誤加入上下文,並根據呼叫者是否應該可以匹配和擷取基底原因,來在 %w%v 動詞間抉擇。

在往回傳錯誤加上上下文時,請不要加上「無法……」(failed to…) 之類的短語,以維持上下文的簡潔。當錯誤透過堆疊向上增加時,它會被一層一層的堆疊起來: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s, err := store.New()
if err != nil {
    return fmt.Errorf(
        "failed to create new store: %w", err)
}
</td><td>
s, err := store.New()
if err != nil {
    return fmt.Errorf(
        "new store: %w", err)
}
</td></tr><tr><td>
failed to x: failed to y: failed to create new store: the error
</td><td>
x: y: new store: the error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然而,一旦錯誤被寄送到另一個系統,應該寫明訊息是一個錯誤(例如加上 err 標籤,或在記錄檔 (logs) 中加上 Failed 前綴)。

另見 不要只檢查錯誤,優雅地處理它們

錯誤命名

對於儲存為全域變數的錯誤值,根據是否匯出 (exported) 使用前綴 Errerr。請參閱指南 對於未匯出的上層常數和變數,使用 _ 作為前綴

var (
  // 下面兩個錯誤會被匯出,以便此套件的
  // 使用者可以使用 `errors.Is` 匹配錯誤。

  ErrBrokenLink = errors.New("link is broken")
  ErrCouldNotOpen = errors.New("could not open")

  // 這個錯誤沒有被匯出,因為我們不想讓它
  // 成為我們公用 API 的一部分。我們依然可以
  // 在套件中藉由 errors.As 使用到它。
  errNotFound = errors.New("not found")
)

對於自訂錯誤的類型,請改用後綴 Error

// 同樣,下面這個錯誤會被匯出,以便此套件
// 的使用者可以使用 `errors.Is` 匹配錯誤。

type NotFoundError struct {
  File string
}

func (e *NotFoundError) Error() string {
  return fmt.Sprintf("file %q not found", e.File)
}

// 而這個錯誤沒有被匯出,因為我們不想讓它
// 成為我們公用 API 的一部分。我們依然可以
// 在套件中藉由 errors.As 使用到它。
type resolveError struct {
  Path string
}

func (e *resolveError) Error() string {
  return fmt.Sprintf("resolve %q", e.Path)
}

一次性處理 Errors

當 Caller 收到來自 Callee 回傳的錯誤,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對它進行不同的處理:

無論 Caller 如何處理錯誤,它通常應該只處理每個錯誤一次。 例如:Caller 不應該記錄錯誤然後返回它,因為其 Caller 也可以處理該錯誤。

舉例來說,讓我們考慮以下情況: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描述</th><th>Code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
不妥做法: 紀錄錯誤並將其返回

若非最終的 Caller,則不應該這樣處理錯誤(紀錄錯誤並將其返回)。 這麼做會讓應用程式在運作時有過多的雜訊。

</td><td>
u, err := getUser(id)
if err != nil {
  // BAD: See description
  log.Printf("Could not get user %q: %v", id, err)
  return err
}
</td></tr> <tr><td>

較佳做法: 封裝錯誤並將其返回

Callers further up the stack will handle the error. 上層的 Caller 會處理這筆錯誤,使用 %w 保證它能夠被 errors.Is 或是 errors.As 匹配。

</td><td>
u, err := getUser(id)
if err != nil {
  return fmt.Errorf("get user %q: %w", id, err)
}
</td></tr> <tr><td>

較佳做法: 紀錄錯誤並降級處理

如果這個操作是非必要的,我們可以將其降級並利用 recover,這樣一來便不會讓應用程式中斷。

</td><td>
if err := emitMetrics(); err != nil {
  // Failure to write metrics should not
  // break the application.
  log.Printf("Could not emit metrics: %v", err)
}

</td></tr> <tr><td>

較佳做法: Match the error and degrade gracefully

若是 Call 定義了特別的錯誤,並且該錯誤屬於可還原的,我們可以在 Caller 對其進行正確的處理(degrade)。 對於無法 degrade 的錯誤,則直接將其返回。

</td><td>
tz, err := getUserTimeZone(id)
if err != nil {
  if errors.Is(err, ErrUserNotFound) {
    // User doesn't exist. Use UTC.
    tz = time.UTC
  } else {
    return fmt.Errorf("get user %q: %w", id, err)
  }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處理斷言失敗

類型斷言 (type assertions) 的單一回傳值形式,會在遇到錯誤類型時 panic。因此,請始終使用「逗號 ok」習語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t := i.(string)
</td><td>
t, ok := i.(string)
if !ok {
  // 優雅地處理錯誤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 <!-- TODO: There are a few situations where the single assignment form is fine. -->

不要使用 panic

在生產環境中運作的程式碼必須避免出現 panic。panic 是 級聯失敗 的主要原因。如果發生錯誤,該函式必須回傳錯誤,並允許呼叫方決定如何處理它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func run(args []string) {
  if len(args) == 0 {
    panic("an argument is required")
  }
  // ...
}

func main() {
  run(os.Args[1:])
}
</td><td>
func run(args []string) error {
  if len(args) == 0 {
    return errors.New("an argument is required")
  }
  // ...
  return nil
}

func main() {
  if err := run(os.Args[1:]); err != nil {
    fmt.Fprintln(os.Stderr, err)
    os.Exit(1)
  }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panic/recover 不是個錯誤處理策略。僅當發生不可復原的事情(例如:nil 引用)時,程式才必須 panic。程式初始化是一個例外:程式啟動時應使程式中止的不良情況可能會引起 panic。

var _statusTemplate = template.Must(template.New("name").Parse("_statusHTML"))

即使在測試程式碼中,也優先使用 t.Fatal 或者 t.FailNow 而不是 panic 確保失敗能被標記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// func TestFoo(t *testing.T)

f, err := os.CreateTemp("", "test")
if err != nil {
  panic("failed to set up test")
}
</td><td>
// func TestFoo(t *testing.T)

f, err := os.CreateTemp("", "test")
if err != nil {
  t.Fatal("failed to set up test")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 <!-- TODO: Explain how to use _test packages. -->

使用 go.uber.org/atomic

sync/atomic 套件的原子操作函式是在原始類型 (int32int64 等)進行操作的,因此很容易忘記用原子操作函式來讀取或修改變數。

go.uber.org/atomic 透過隱藏基底類型 (underlying type),增加了這些操作的類型安全性。此外,它附帶方便的 atomic.Bool 類型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type foo struct {
  running int32  // 原子變數
}

func (f* foo) start() {
  if atomic.SwapInt32(&f.running, 1) == 1 {
     // 已經在執行了……
     return
  }
  // 啟動 Foo
}

func (f *foo) isRunning() bool {
  return f.running == 1  // race!
}
</td><td>
type foo struct {
  running atomic.Bool
}

func (f *foo) start() {
  if f.running.Swap(true) {
     // 已經在執行了……
     return
  }
  // 啟動 Foo
}

func (f *foo) isRunning() bool {
  return f.running.Load()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避免可變的全域變數

不要改變全域變數,而是採用依賴注入。這條規則不僅適用於函式指標,也適用於其他類型的值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// sign.go
var _timeNow = time.Now
func sign(msg string) string {
  now := _timeNow()
  return signWithTime(msg, now)
}
</td><td>
// sign.go
type signer struct {
  now func() time.Time
}
func newSigner() *signer {
  return &signer{
    now: time.Now,
  }
}
func (s *signer) Sign(msg string) string {
  now := s.now()
  return signWithTime(msg, now)
}
</td></tr> <tr><td>
// sign_test.go
func TestSign(t *testing.T) {
  oldTimeNow := _timeNow
  _timeNow = func() time.Time {
    return someFixedTime
  }
  defer func() { _timeNow = oldTimeNow }()
  assert.Equal(t, want, sign(give))
}
</td><td>
// sign_test.go
func TestSigner(t *testing.T) {
  s := newSigner()
  s.now = func() time.Time {
    return someFixedTime
  }
  assert.Equal(t, want, s.Sign(give))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避免在公用結構體中嵌入類型

嵌入這些類型會洩漏實作細節,阻擾類型的演化 (type evolution) ,亦使文件混亂、晦澀難懂。

假設你使用共用的 AbstractList 實作了多種 list 類型,請避免在具體的 list 實作中嵌入 AbstractList。正確的做法是將方法手寫進具體的 list,再使這些方法委託 (delegate) 到 AbstractList 上。

type AbstractList struct {}
// Add 將實體加入到 list 中。
func (l *AbstractList) Add(e Entity) {
  // ...
}
// Remove 從 list 中移除實體。
func (l *AbstractList) Remove(e Entity) {
  // ...
}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// ConcreteList 是一個實體 list。
type ConcreteList struct {
  *AbstractList
}
</td><td>
// ConcreteList 是一個實體 list。
type ConcreteList struct {
  list *AbstractList
}
// Add 將實體加入到 list 中。
func (l *ConcreteList) Add(e Entity) {
  l.list.Add(e)
}
// Remove 從 list 中移除實體。
func (l *ConcreteList) Remove(e Entity) {
  l.list.Remove(e)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Go 允許使用 類型嵌入,是繼承和組合取捨後的折衷做法。外層類型獲取嵌入類型的方法的隱式複本。預設情況下,這些方法委託 (delegate) 給嵌入實例的同名方法。

結構體亦得到與類型同名的欄位。因此,倘若嵌入類型是公用的 (public),那麼欄位也會公用的。為了保持向後相容性,外部類型的每個後續版本,都得保留嵌入類型。

嵌入類型通常不會是「缺一不可」的——它只是方便您節省撰寫冗長委託方法的時間。

雖然不嵌入結構體,改嵌入相容的 AbstractList 介面,可以讓開發者在未來有更大的修改空間,不過這仍然會洩漏出「具體 list 使用抽象實作」的細節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// AbstractList 是各種實體 list 的通用實作。
type AbstractList interface {
  Add(Entity)
  Remove(Entity)
}
// ConcreteList 是一個實體 list 。
type ConcreteList struct {
  AbstractList
}
</td><td>
// ConcreteList 是一個實體 list 。
type ConcreteList struct {
  list AbstractList
}
// Add 將 Entity 加進 list。
func (l *ConcreteList) Add(e Entity) {
  l.list.Add(e)
}
// Remove 從 list 中移除 Entity。
func (l *ConcreteList) Remove(e Entity) {
  l.list.Remove(e)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無論是使用嵌入結構還是嵌入介面,都會限制類型的演化。

儘管撰寫這些委託方法乏味無趣,但這些多做的工作不僅可以隱藏實作,留下了更多的更改機會,還消除了在文件中間接發現完整 List 介面的可能。

避免使用內建名稱

Go 語言規範 概述了幾個內建的,不應在 Go 專案中使用的 預先宣告的識別元

根據情境的不同,將這些識別元作為名稱重複使用,可能會在目前的語意範圍(或任何巢套的語意範圍)中隱藏原始識別元,或者使受影響的程式碼變得令人困惑。在最好的情況下,編譯器會報錯;在最壞的情況下,這樣的程式碼可能會引入潛在的、難以搜尋 (grep) 的錯誤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var error string
// `error` 蓋住內建識別元

// 或

func handleErrorMessage(error string) {
    // `error` 蓋住內建識別元
}
</td><td>
var errorMessage string
// `error` 指向內建識別元

// 或

func handleErrorMessage(msg string) {
    // `error` 指向內建識別元
}
</td></tr> <tr><td>
type Foo struct {
  // 雖然技術上來說,這些欄位不會蓋住內建識別元,
  // 但搜尋 (grep) `error` 或 `string` 字串,
  // 現在得到的結果很容易造成混淆。
  error  error
  string string
}

func (f Foo) Error() error {
  // `error` 和 `f.error` 看起來相仿
  return f.error
}

func (f Foo) String() string {
  // `string` and `f.string` 看起來相仿
  return f.string
}
</td><td>
type Foo struct {
    // `error` 和 `string` 現在十分明確。
    err error
    str string
}

func (f Foo) Error() error {
    return f.err
}

func (f Foo) String() string {
    return f.str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注意,編譯器不會因為使用預先宣告的識別元而產生錯誤,但像 go vet 這樣的工具,應能正確指出這些和其他情況的蓋住情況。

避免使用 init()

盡量避免使用 init()。如果無法避開使用 init(),或者確實需要使用 init(),程式碼應先嘗試:

  1. 無論程式環境或呼叫方式如何,結果都要是完全可以確定的。
  2. 避免仰賴其他 init() 函式的順序或副作用。雖然 init() 順序現在是明確的,但程式碼是會更動的——init() 函式之間的關係可能會使程式碼變得脆弱且容易出錯。
  3. 避免存取或操作全域或環境狀態,如機器資訊、環境變數、工作目錄、程式引數和輸入等。
  4. 避免進行 I/O 操作,包括檔案系統、網路和系統呼叫。

無法滿足這些要求的程式碼,可能更屬於要讓 main()(或程式生命週期中的其他地方)呼叫的輔助函式,或者寫進 main() 裡頭。尤其是打算讓其他程式使用的函式庫,應該要更加注意「完全確定性」而不應搞「init 魔法」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type Foo struct {
    // ...
}
var _defaultFoo Foo
func init() {
    _defaultFoo = Foo{
        // ...
    }
}
</td><td>
var _defaultFoo = Foo{
    // ...
}
// 或為了更好的可測試性:
var _defaultFoo = defaultFoo()
func defaultFoo() Foo {
    return Foo{
        // ...
    }
}
</td></tr> <tr><td>
type Config struct {
    // ...
}
var _config Config
func init() {
    // 不妥做法:基於目前目錄
    cwd, _ := os.Getwd()
    // 不妥做法:I/O
    raw, _ := os.ReadFile(
        path.Join(cwd, "config", "config.yaml"),
    )
    yaml.Unmarshal(raw, &_config)
}
</td><td>
type Config struct {
    // ...
}
func loadConfig() Config {
    cwd, err := os.Getwd()
    // 處理 err
    raw, err := os.ReadFile(
        path.Join(cwd, "config", "config.yaml"),
    )
    // 處理 err
    var config Config
    yaml.Unmarshal(raw, &config)
    return config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考量上述要求,某些情況下 init() 可能更能勝任,或者是必要的。這些情況可能包括:

附加 (append) 時優先指定切片大小

在初始化要附加的切片時,盡量向 make() 傳入大小參數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for n := 0; n < b.N; n++ {
  data := make([]int, 0)
  for k := 0; k < size; k++{
    data = append(data, k)
  }
}
</td><td>
for n := 0; n < b.N; n++ {
  data := make([]int, 0, size)
  for k := 0; k < size; k++{
    data = append(data, k)
  }
}
</td></tr> <tr><td>
BenchmarkBad-4    100000000    2.48s
</td><td>
BenchmarkGood-4   100000000    0.21s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主函式結束方式

Go 程式使用 os.Exit 或者 log.Fatal* 立即結束(使用 panic 不是結束程式的好方法,請不要使用 panic。)

只在 main() 中呼叫 os.Exitlog.Fatal*。其他所有函式應回傳錯誤以表示失敗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func main() {
  body := readFile(path)
  fmt.Println(body)
}
func readFile(path string) string {
  f, err := os.Open(path)
  if err != nil {
    log.Fatal(err)
  }
  b, err := os.ReadAll(f)
  if err != nil {
    log.Fatal(err)
  }
  return string(b)
}
</td><td>
func main() {
  body, err := readFile(path)
  if err != nil {
    log.Fatal(err)
  }
  fmt.Println(body)
}
func readFile(path string) (string, error) {
  f, err := os.Open(path)
  if err != nil {
    return "", err
  }
  b, err := os.ReadAll(f)
  if err != nil {
    return "", err
  }
  return string(b), nil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基本上,有多個函式會觸發 exit 的程式,可能會有一些問題:

只結束一次

可以的話,建議 main() 中最多只呼叫一次 os.Exitlog.Fatal*。如果有多個錯誤場景會停止程式執行,請將邏輯放在單獨的函式,並從中回傳錯誤。

這能縮短 main() 函式的列數,同時也能將所有關鍵的商業邏輯放入單獨的、可測試的函式中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package main
func main() {
  args := os.Args[1:]
  if len(args) != 1 {
    log.Fatal("missing file")
  }
  name := args[0]
  f, err := os.Open(name)
  if err != nil {
    log.Fatal(err)
  }
  defer f.Close()
  // 在本列後呼叫 log.Fatal,
  // f.Close 就不能被呼叫到。
  b, err := os.ReadAll(f)
  if err != nil {
    log.Fatal(err)
  }
  // ...
}
</td><td>
package main
func main() {
  if err := run(); err != nil {
    log.Fatal(err)
  }
}
func run() error {
  args := os.Args[1:]
  if len(args) != 1 {
    return errors.New("missing file")
  }
  name := args[0]
  f, err := os.Open(name)
  if err != nil {
    return err
  }
  defer f.Close()
  b, err := os.ReadAll(f)
  if err != nil {
    return err
  }
  // ...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在序列化結構中使用成員標籤

任何會序列化到 JSON、YAML 或其他支援以標籤為基礎的欄位命名格式的結構體欄位,都應使用相關的標籤進行註解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type Stock struct {
  Price int
  Name  string
}
bytes, err := json.Marshal(Stock{
  Price: 137,
  Name:  "UBER",
})
</td><td>
type Stock struct {
  Price int    `json:"price"`
  Name  string `json:"name"`
  // 可以無慮地將 Name 重新命名成 Symbol。
}
bytes, err := json.Marshal(Stock{
  Price: 137,
  Name:  "UBER",
})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基本上:結構的序列化形式是不同系統間的契約。對序列化格式結構(包括欄位名稱)的更動會破壞這個契約。在標籤中指定欄位名稱,使得契約更為明確,也能防止因重構或重新命名欄位而意外破壞契約。

要對建立的 goroutine 負責

Goroutines 很輕量,但並非完全不需要開銷。至少排程堆疊和 CPU 資源的過程中會消耗記憶體資源。雖然這些成本對 goroutines 來說很小,但當它們不受生命週期的管控,在大量的情況下會拖累整體效能。此外,不受管理的 goroutines 可能會造成其他問題,像是讓 GC 無法回收不再使用的資源。

因此,不要在生產環境中的程式內洩漏 goroutines。使用 go.uber.org/goleak 來測試可能產生 goroutine 的洩漏問題。

一般來說,每個 goroutine 必須:

在這兩種情況下,必須要有一個方法阻止程式繼續執行,等待 goroutine 完成工作。

舉例來說: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go func() {
  for {
    flush()
    time.Sleep(delay)
  }
}()
</td><td>
var (
  stop = make(chan struct{}) // 告訴 goroutine 停止
  done = make(chan struct{}) // 告訴我們 goroutine 結束了
)
go func() {
  defer close(done)
  ticker := time.NewTicker(delay)
  defer ticker.Stop()
  for {
    select {
    case <-ticker.C:
      flush()
    case <-stop:
      return
    }
  }
}()
// 其它……
close(stop)  // 指示 goroutine 停止
<-done       // 並且等待它停止後離開
</td></tr> <tr><td>

無法停止這個 goroutine。它將運作到應用程式結束。

</td><td>

這個 goroutine 可以使用 close(stop) 結束,而我們可以使用 <-done 等待它結束。
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等待 goroutines 結束

給定一個由系統產生的 goroutine,必須有一種方式能等待 goroutine 結束。這邊有兩種常見的方式:

不要在 init() 使用 goroutines

init() 函式不應該產生 goroutines。可以參考〈避免使用 init()〉。

如果套件需要在背景執行的 goroutine,它必須公開一個負責管理 goroutine 生命週期的物件。該物件必須提供一個方法(CloseStopShutdown 等)來指示背景 goroutine 停止動作並等待其結束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func init() {
  go doWork()
}
func doWork() {
  for {
    // ...
  }
}
</td><td>
type Worker struct{ /* ... */ }
func NewWorker(…) *Worker {
  w := &Worker{
    stop: make(chan struct{}),
    done: make(chan struct{}),
    // ...
  }
  go w.doWork()
}
func (w *Worker) doWork() {
  defer close(w.done)
  for {
    // ...
    case <-w.stop:
      return
  }
}
// Shutdown 告訴 worker 停止
// 並等待它完成。
func (w *Worker) Shutdown() {
  close(w.stop)
  <-w.done
}
</td></tr> <tr><td>

當使用者匯出這個套件時,將無條件的產生背景 goroutine。使用者無法控制 goroutine 或是停止它。

</td><td>

只在使用者請求時產生 worker,另外提供一種關閉 worker 的方式,方便使用者釋放 worker 使用的資源。

請注意,如果 worker 管理多個 goroutines,則應該使用 WaitGroup。請參考 等待 goroutines 結束
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效能

效能方面的特定準則只適用於最忙碌路徑 (hot path)。

優先使用 strconv 而不是 fmt

將基本類型轉換為字串或反過來轉換時,strconv 速度比 fmt 快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for i := 0; i < b.N; i++ {
  s := fmt.Sprint(rand.Int())
}
</td><td>
for i := 0; i < b.N; i++ {
  s := strconv.Itoa(rand.Int())
}
</td></tr> <tr><td>
BenchmarkFmtSprint-4    143 ns/op    2 allocs/op
</td><td>
BenchmarkStrconv-4    64.2 ns/op    1 allocs/op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避免字串到字元的轉換

不要反覆從固定字串建立字元切片。相反,請只做一次轉換並擷取其結果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for i := 0; i < b.N; i++ {
  w.Write([]byte("Hello world"))
}
</td><td>
data := []byte("Hello world")
for i := 0; i < b.N; i++ {
  w.Write(data)
}
</tr> <tr><td>
BenchmarkBad-4   50000000   22.2 ns/op
</td><td>
BenchmarkGood-4  500000000   3.25 ns/op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指定容器容量

盡可能指定容器容量,以便為容器預先分配記憶體。這能最大減少加入元素造成的後續分配(透過複製和調整容器大小)。

指定 Map 容量提示

盡量在使用 make() 初始化的時候提供容量提示。

make(map[T1]T2, hint)

make() 提供容量提示,會使之嘗試在初始化時調整 map 至正確大小。這將減少元素加入到 map 時,擴增 map 和分配記憶體的需要。

注意,與切片不同,map 的容量提示不保證完全的搶斷式分配,而是用於估計所需的 hashmap bucket 的數量。因此,將元素加入到 map 時,即使個數還沒到指定的容量,仍可能會進行分配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m := make(map[string]os.FileInfo)

files, _ := os.ReadDir("./files")
for _, f := range files {
    m[f.Name()] = f
}
</td><td>

files, _ := os.ReadDir("./files")

m := make(map[string]os.FileInfo, len(files))
for _, f := range files {
    m[f.Name()] = f
}
</td></tr> <tr><td>

m 建立時未給予容量提示,運作時分配的次數可能會比較多。

</td><td>

m 建立時有給予容量提示,運作時分配的次數可能會比較少。
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指定切片容量

盡量在使用 make() 初始化切片 (slice) 時提供容量參數,尤其是在附加切片時。

make([]T, length, capacity)

和 map 不同,切片容量不單單只是提示:編譯器將為提供給 make() 的切片容量,分配足夠的記憶體。這意味著後續的 append() 操作將不需要進行分配(直到切片的長度和容量相同,在此之後,任何 append 都可能調整大小以容納其他元素)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for n := 0; n < b.N; n++ {
  data := make([]int, 0)
  for k := 0; k < size; k++{
    data = append(data, k)
  }
}
</td><td>
for n := 0; n < b.N; n++ {
  data := make([]int, 0, size)
  for k := 0; k < size; k++{
    data = append(data, k)
  }
}
</td></tr> <tr><td>
BenchmarkBad-4    100000000    2.48s
</td><td>
BenchmarkGood-4   100000000    0.21s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規範

列內文字不要過長

不要寫出需要使用者橫向捲動,或需要大幅度轉動頭部的程式列。

我們建議將軟性 (soft) 列長度限制在 99 個字元。作者應該在達到這個限制之前換列,但這不是硬性限制。程式碼可以超過這個限制。

一致性

本文中概述的一些準則可以客觀評估,而其他準則需因地、場景或主觀因素進行判斷。

最重要的是 保持一致

一致的程式碼更容易維護、更加容易安排、學習成本更少,而且更容易在新的約定出現時進行移植,或在類別的錯誤修正後進行更新。

相反,在一個函式庫中包含多個完全不同或衝突的程式碼風格,會增加維護成本、製造不確定性並導致認知上的偏誤,而這些全會直接導致速度的降低、程式碼檢查上的痛苦,並造出 bugs。

當在程式碼庫 (codebase) 中套用這些準則時,建議在套件(或更大)的層級上進行更動:子套件層級的應用程式在同一份程式碼中引入多種風格,是違反上述原則的。

相似的宣告放在一組

Go 語言支援將相似的宣告放在一個組內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import "a"
import "b"
</td><td>
import (
  "a"
  "b"
)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這同樣適用於常數、變數和類型宣告: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
const a = 1
const b = 2

var a = 1
var b = 2

type Area float64
type Volume float64
</td><td>
const (
  a = 1
  b = 2
)

var (
  a = 1
  b = 2
)

type (
  Area float64
  Volume float64
)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僅將相關的宣告放在一組。不要將不相關的宣告放在一組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type Operation int

const (
  Add Operation = iota + 1
  Subtract
  Multiply
  EnvVar = "MY_ENV"
)
</td><td>
type Operation int

const (
  Add Operation = iota + 1
  Subtract
  Multiply
)

const EnvVar = "MY_ENV"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沒有規定應該在程式碼何處分組。例如:你可以在函式內部進行分組: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func f() string {
  red := color.New(0xff0000)
  green := color.New(0x00ff00)
  blue := color.New(0x0000ff)

  ...
}
</td><td>
func f() string {
  var (
    red   = color.New(0xff0000)
    green = color.New(0x00ff00)
    blue  = color.New(0x0000ff)
  )

  ...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例外:如果變數宣告與其他變數相鄰,則應將變數宣告(尤其是函式內部的宣告)分在同個群組。即使變數間沒有關聯,也應當如此宣告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func (c *client) request() {
  caller := c.name
  format := "json"
  timeout := 5*time.Second
  var err error
  // ...
}
</td><td>
func (c *client) request() {
  var (
    caller  = c.name
    format  = "json"
    timeout = 5*time.Second
    err error
  )
  // ...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import 分組

匯入 (import) 應該分為兩組:

預設情況下,這是 goimports 套用的分組方式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import (
  "fmt"
  "os"
  "go.uber.org/atomic"
  "golang.org/x/sync/errgroup"
)
</td><td>
import (
  "fmt"
  "os"

  "go.uber.org/atomic"
  "golang.org/x/sync/errgroup"
)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套件名稱

當命名套件時,請按下面規則選擇一個名稱:

另請參考 Go 套件命名規則Go 套件樣式指南

函式名稱

我們遵循 Go 社群關於使用 MixedCaps 作為函式名 的約定。有一個例外,為了對相關的測試用例進行分組,函式名可能包含底線,如:TestMyFunction_WhatIsBeingTested.

匯入別名

如果套件名稱與匯入路徑的最後一個元素不匹配,則必須使用匯入別名。

import (
  "net/http"

  client "example.com/client-go"
  trace "example.com/trace/v2"
)

在所有其他情況下,除非匯入之間有直接衝突,否則應避免匯入別名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import (
  "fmt"
  "os"

  nettrace "golang.net/x/trace"
)
</td><td>
import (
  "fmt"
  "os"
  "runtime/trace"

  nettrace "golang.net/x/trace"
)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函式分組與順序

因此,匯出的函式應先出現在檔案中,放在 structconstvar 定義的後面。

在定義類型之後,但在接收者的其餘方法之前,可能會放一個 newXYZ()NewXYZ()

由於函式是依照接收者分組的,因此純工具函式應放在檔案末尾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func (s *something) Cost() {
  return calcCost(s.weights)
}

type something struct{ ... }

func calcCost(n []int) int {...}

func (s *something) Stop() {...}

func newSomething() *something {
    return &something{}
}
</td><td>
type something struct{ ... }

func newSomething() *something {
    return &something{}
}

func (s *something) Cost() {
  return calcCost(s.weights)
}

func (s *something) Stop() {...}

func calcCost(n []int) int {...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減少巢套(Nesting)

程式碼應當盡量減少巢套 (Nesting) 的數量。可以先處理錯誤情況或特殊情況並盡早回傳或繼續循環來減少巢套。減少在多層級巢套之內程式碼的列數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for _, v := range data {
  if v.F1 == 1 {
    v = process(v)
    if err := v.Call(); err == nil {
      v.Send()
    } else {
      return err
    }
  } else {
    log.Printf("Invalid v: %v", v)
  }
}
</td><td>
for _, v := range data {
  if v.F1 != 1 {
    log.Printf("Invalid v: %v", v)
    continue
  }

  v = process(v)
  if err := v.Call(); err != nil {
    return err
  }
  v.Send()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不必要的 else

如果在 if 的兩個分支中都設定了變數,則可以將其取代為單個 if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var a int
if b {
  a = 100
} else {
  a = 10
}
</td><td>
a := 10
if b {
  a = 100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上層變數宣告

在上層,使用標準 var 關鍵字。除非它與表示式的類型不同,否則不要指定類型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var _s string = F()

func F() string { return "A" }
</td><td>
var _s = F()
// 由於 F() 已經明確回傳一個字串類型,
// 因此不用再次指定 _s 的類型

func F() string { return "A" 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如果表示式的類型與所需的類型不完全匹配,請指定類型。

type myError struct{}

func (myError) Error() string { return "error" }

func F() myError { return myError{} }

var _e error = F()
// F 回傳一個 myError 類型的實例,但是我們要 error 類型

對於未匯出的上層常數和變數,使用 _ 作為前綴

在未匯出的頂層 varsconsts 前面加上前綴 _,以使它們在使用時明確表示它們是全域符號。

基本上:頂層變數和常數具有套件範圍作用域。使用通用名稱,很容易在其他檔案中意外使用錯誤的值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// foo.go

const (
  defaultPort = 8080
  defaultUser = "user"
)

// bar.go

func Bar() {
  defaultPort := 9090
  ...
  fmt.Println("Default port", defaultPort)

  // 把 Bar() 的第一列程式碼刪掉後,
  // 會發現沒有編譯錯誤。
}
</td><td>
// foo.go

const (
  _defaultPort = 8080
  _defaultUser = "user"
)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例外:未匯出的錯誤值可以使用不帶底線的前綴 err。 參見錯誤命名

結構體中的嵌入

嵌入式類型(例如 mutex)應位於結構體內的成員 list 的頂部,並且必須有一個空行將嵌入式成員與一般成員分隔開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type Client struct {
  version int
  http.Client
}
</td><td>
type Client struct {
  http.Client

  version int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要有切實的好處,比如以語義上合適的方式加入或增強功能,才建議內嵌。它應該在對使用者沒有任何不利影響的情況下使用(另請參見:避免在公用結構體中嵌入類型)。

例外:即使在未匯出類型中,Mutex 也不應該作為內嵌成員。另請參見:零值 Mutex 是有效的

嵌入 不應該

簡單地說:要有意識且有目的性的嵌入。有個很好的檢驗準則:「是否想要把所有這些匯出的內部方法或欄位,直接加入到外部類型?」如果答案是「只有一些」或「不想」,則不要嵌入內部類型,而是改用欄位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type A struct {
    // 不妥做法:現在可以使用 A.Lock() and A.Unlock()
    // 但這些方法不提供任何功能性好處,並允許使用者控制
    // 有關 A 的內部細節。
    sync.Mutex
}
</td><td>
type countingWriteCloser struct {
    // 較佳做法:Write() 在外層提供用於特定目的,
    // 並且委託工作到內部類型的 Write() 中。
    io.WriteCloser
    count int
}
func (w *countingWriteCloser) Write(bs []byte) (int, error) {
    w.count += len(bs)
    return w.WriteCloser.Write(bs)
}
</td></tr> <tr><td>
type Book struct {
    // 不妥做法:指標更改零值的可用性
    io.ReadWriter
    // 其它欄位
}
// 稍後
var b Book
b.Read(…)  // panic: nil pointer
b.String()   // panic: nil pointer
b.Write(…) // panic: nil pointer
</td><td>
type Book struct {
    // 較佳做法:包含可用的零值
    bytes.Buffer
    // 其它欄位
}
// 稍後
var b Book
b.Read(…)  // ok
b.String()   // ok
b.Write(…) // ok
</td></tr> <tr><td>
type Client struct {
    sync.Mutex
    sync.WaitGroup
    bytes.Buffer
    url.URL
}
</td><td>
type Client struct {
    mtx sync.Mutex
    wg  sync.WaitGroup
    buf bytes.Buffer
    url url.URL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本地變數宣告

如果將變數明確設定為某個值,則應使用短變數宣告形式 (:=)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var s = "foo"
</td><td>
s := "foo"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但是,在某些情況下,使用 var 關鍵字能使預設值更清晰,例如宣告空切片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func f(list []int) {
  filtered := []int{}
  for _, v := range list {
    if v > 10 {
      filtered = append(filtered, v)
    }
  }
}
</td><td>
func f(list []int) {
  var filtered []int
  for _, v := range list {
    if v > 10 {
      filtered = append(filtered, v)
    }
  }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nil 是一個有效的 slice

nil 是一個有效的長度為 0 的 slice,這意味著,

記住,雖然 nil 切片是有效的切片,但它不等於長度為 0 的切片(一個為 nil,另一個不是),並且在不同的情況下(例如序列化),這兩個切片的處理方式可能不同。

縮小變數作用域

如果有可能,盡量縮小變數作用範圍。除非它與 減少巢套 的規則衝突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err := os.WriteFile(name, data, 0644)
if err != nil {
 return err
}
</td><td>
if err := os.WriteFile(name, data, 0644); err != nil {
 return err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如果需要在 if 之外使用函式呼叫的結果,則不應嘗試縮小範圍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if data, err := os.ReadFile(name); err == nil {
  err = cfg.Decode(data)
  if err != nil {
    return err
  }

  fmt.Println(cfg)
  return nil
} else {
  return err
}
</td><td>
data, err := os.ReadFile(name)
if err != nil {
   return err
}

if err := cfg.Decode(data); err != nil {
  return err
}

fmt.Println(cfg)
return nil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避免參數語義不明確 (Avoid Naked Parameters)

函式呼叫中的 意義不明確的參數 可能會損害可讀性。當參數名稱的含義不明顯時,請為參數加入 C 樣式註解 (/* ... */)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// func printInfo(name string, isLocal, done bool)

printInfo("foo", true, true)
</td><td>
// func printInfo(name string, isLocal, done bool)

printInfo("foo", true /* isLocal */, true /* done */)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對於上面的範例程式碼,還有一種更好的處理方式,是將上面的 bool 類型換成自訂類型。之後這個參數就不會被兩元狀態 (true/false) 所局限。

type Region int

const (
  UnknownRegion Region = iota
  Local
)

type Status int

const (
  StatusReady Status= iota + 1
  StatusDone
  // 之後還可以有個 StatusInProgress。
)

func printInfo(name string, region Region, status Status)

使用原始字串字面值,避免轉義

Go 支援使用 原始字串字面值 (raw string literal),不僅可以跨多個程式列,還可以包含引號(")。使用這些字串可以避免寫出很難閱讀的手寫轉義字串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wantError := "unknown name:\"test\""
</td><td>
wantError := `unknown error:"test"`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初始化結構體

使用欄位名稱初始化結構體

初始化結構時,絕大多數情況下應指定欄位名稱。現在 go vet 會強制檢查這方面的問題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k := User{"John", "Doe", true}
</td><td>
k := User{
    FirstName: "John",
    LastName: "Doe",
    Admin: true,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例外:當有 3 個或更少的成員時,測試表中的成員名 或許 可以省略。

tests := []struct{
  op Operation
  want string
}{
  {Add, "add"},
  {Subtract, "subtract"},
}

省略結構體中的零值欄位

初始化具有成員名稱的結構體時,除非這些欄位能引出有意義的上下文 (context),否則不要手寫,讓 Go 自動設定這些零值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user := User{
  FirstName: "John",
  LastName: "Doe",
  MiddleName: "",
  Admin: false,
}
</td><td>
user := User{
  FirstName: "John",
  LastName: "Doe",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省略這個上下文中的預設值,可以減少讀者閱讀程式碼的障礙。只指定有意義的數值。

如果欄位名稱能引出有意義的上下文,則請寫出其零值。比如 表格驅動測試 中的測試用例,即使欄位的數值是零值,但可以從欄位名稱中獲益。

tests := []struct{
  give string
  want int
}{
  {give: "0", want: 0},
  // ...
}

對零值結構體使用 var

如果在宣告中省略了結構體的所有成員,請使用 var 宣告結構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user := User{}
</td><td>
var user User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這將零值結構與那些具有類似於為 map 初始化 建立的,區別於非零值成員的結構區分開來,並與我們更偏好的 宣告空切片 方式相匹配。

初始化 Struct 引用

在初始化結構引用時,請使用 &T{} 代替 new(T),以使其與結構體初始化一致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sval := T{Name: "foo"}

// 不一致
sptr := new(T)
sptr.Name = "bar"
</td><td>
sval := T{Name: "foo"}

sptr := &T{Name: "bar"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初始化 Maps

空 map 請使用 make(…) 初始化,並且 map 是透過程式填充的。這使得 map 初始化在表現上不同於宣告,並且它還可以方便地在 make 後加入大小提示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var (
  // m1 讀寫安全;
  // m2 在寫入時會 panic
  m1 = map[T1]T2{}
  m2 map[T1]T2
)
</td><td>
var (
  // m1 讀寫安全;
  // m2 在寫入時會 panic
  m1 = make(map[T1]T2)
  m2 map[T1]T2
)
</td></tr> <tr><td>

宣告和初始化在視覺上容易混淆。

</td><td>

宣告和初始化能在視覺上進行區分。
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盡量在初始化時提供 map 容量大小,詳細請看 指定 Map 容量提示

另外,如果 map 包含固定的元素列表 (list),則使用 map 字面值初始化 map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m := make(map[T1]T2, 3)
m[k1] = v1
m[k2] = v2
m[k3] = v3
</td><td>
m := map[T1]T2{
  k1: v1,
  k2: v2,
  k3: v3,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基本準則是:在初始化時使用 map 字面值加入一組固定的元素。否則使用 make(如果可以,最好指定 map 容量。)

字串 string format

如果你在函式外宣告 Printf 風格函式的格式字串,請將其設定為 const 常數。

這有助於 go vet 對格式字串執行靜態分析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msg := "unexpected values %v, %v\n"
fmt.Printf(msg, 1, 2)
</td><td>
const msg = "unexpected values %v, %v\n"
fmt.Printf(msg, 1, 2)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命名 Printf 樣式的函式

宣告 Printf 風格的函式時,請確保 go vet 可以檢測到它並檢查格式字串。

這意味著您應盡可能使用預定義的 Printf 風格函式名稱。go vet 將預設檢查這些函式。更多資訊請參見 Printf 系列

如果不能使用預定義的名稱,請以 f 結束選擇的名稱:Wrapf,而不是 Wrap。可以要求 go vet 檢查特定的 Printf 樣式名稱,但名稱必須以 f 結尾。

go vet -printfuncs=wrapf,statusf

另請參考 go vet: Printf family check

編程模式

表格驅動測試

當測試邏輯重複時,搭配 subtests 使用表格驅動的方式可以減少重複程式碼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// func TestSplitHostPort(t *testing.T)

host, port, err := net.SplitHostPort("192.0.2.0:8000")
require.NoError(t, err)
assert.Equal(t, "192.0.2.0", host)
assert.Equal(t, "8000", port)

host, port, err = net.SplitHostPort("192.0.2.0:http")
require.NoError(t, err)
assert.Equal(t, "192.0.2.0", host)
assert.Equal(t, "http", port)

host, port, err = net.SplitHostPort(":8000")
require.NoError(t, err)
assert.Equal(t, "", host)
assert.Equal(t, "8000", port)

host, port, err = net.SplitHostPort("1:8")
require.NoError(t, err)
assert.Equal(t, "1", host)
assert.Equal(t, "8", port)
</td><td>
// func TestSplitHostPort(t *testing.T)

tests := []struct{
  give     string
  wantHost string
  wantPort string
}{
  {
    give:     "192.0.2.0:8000",
    wantHost: "192.0.2.0",
    wantPort: "8000",
  },
  {
    give:     "192.0.2.0:http",
    wantHost: "192.0.2.0",
    wantPort: "http",
  },
  {
    give:     ":8000",
    wantHost: "",
    wantPort: "8000",
  },
  {
    give:     "1:8",
    wantHost: "1",
    wantPort: "8",
  },
}

for _, tt := range tests {
  t.Run(tt.give, func(t *testing.T) {
    host, port, err := net.SplitHostPort(tt.give)
    require.NoError(t, err)
    assert.Equal(t, tt.wantHost, host)
    assert.Equal(t, tt.wantPort, port)
  })
}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「測試表格」(test table) 不僅方便加上錯誤訊息的上下文、減少重複的邏輯,還簡化了加入新測試案例的流程。

我們遵循這樣的約定:將這種結構體切片稱為 tests,每個測試用例稱為tt。此外,我們建議使用 givewant 前綴說明每個測試用例的輸入和輸出值。

tests := []struct{
  give     string
  wantHost string
  wantPort string
}{
  // ...
}

for _, tt := range tests {
  // ...
}

平行測試,比如一些特化的循環(例如產生 goroutine、或者會捕捉循環體中引用的循環)必須注意在循環的範圍內顯式地指派循環變數,以確保它們保持預期的值。

tests := []struct{
  give string
  // ...
}{
  // ...
}
for _, tt := range tests {
  tt := tt // 指派給 t.Parallel
  t.Run(tt.give, func(t *testing.T) {
    t.Parallel()
    // ...
  })
}

在上面的例子中,由於下面使用了 t.Parallel(),我們必須宣告一個作用域為循環疊代的 tt 變數。如果我們不這樣做,大多數或所有測試會收到一個非預期的 tt 值,或者一個在運作時會發生變化的值。

函式型選項

「函式型選項」是一種模式,您可以在其中宣告一個不透明 Option 類型,在特定內部結構中記錄資訊。您接受不定個數的這些選項,並根據內部結構體上選項記錄的完整資訊採取行動。

這個模式請用在您需要擴充的建構子和其他公用 API 中的可選參數,尤其是在這些功能上已經具有三個或更多參數的情況下。

<table> <thead><tr><th>不妥做法</th> <th>較佳做法</th></tr></thead> <tbody> <tr><td>
// package db

func Open(
  addr string,
  cache bool,
  logger *zap.Logger
) (*Connection, error) {
  // ...
}
</td><td>
// package db

type Option interface {
  // ...
}

func WithCache(c bool) Option {
  // ...
}

func WithLogger(log *zap.Logger) Option {
  // ...
}

// Open creates a connection.
func Open(
  addr string,
  opts ...Option,
) (*Connection, error) {
  // ...
}
</td></tr> <tr><td>

必須始終提供快取和記錄器參數,即使使用者希望使用預設值。

db.Open(addr, db.DefaultCache, zap.NewNop())
db.Open(addr, db.DefaultCache, log)
db.Open(addr, false /* cache */, zap.NewNop())
db.Open(addr, false /* cache */, log)
</td><td>

只有在需要時才提供選項。

db.Open(addr)
db.Open(addr, db.WithLogger(log))
db.Open(addr, db.WithCache(false))
db.Open(
  addr,
  db.WithCache(false),
  db.WithLogger(log),
)
</td></tr> </tbody></table>

我們建議實作此模式的方法是使用一個 Option 介面,該介面儲存一個未匯出 (unexported) 的方法,並在一個未匯出的 options 結構體上記錄選項。

type options struct {
  cache  bool
  logger *zap.Logger
}

type Option interface {
  apply(*options)
}

type cacheOption bool

func (c cacheOption) apply(opts *options) {
  opts.cache = bool(c)
}

func WithCache(c bool) Option {
  return cacheOption(c)
}

type loggerOption struct {
  Log *zap.Logger
}

func (l loggerOption) apply(opts *options) {
  opts.logger = l.Log
}

func WithLogger(log *zap.Logger) Option {
  return loggerOption{Log: log}
}

// Open creates a connection.
func Open(
  addr string,
  opts ...Option,
) (*Connection, error) {
  options := options{
    cache:  defaultCache,
    logger: zap.NewNop(),
  }

  for _, o := range opts {
    o.apply(&options)
  }

  // ...
}

注意:還有一種使用閉包實作這個模式的方法,但是我們相信上面的模式為作者提供了更多的靈活性,並且更容易對使用者進行除錯和測試。特別是,閉包不可能進行比較,而我們的模式可以在測試和模擬中對選項進行比較。此外,它還允許選項實作其他介面,包括 fmt.Stringer,允許使用者讀取選項的字串表示形式。

還可以參考下面資料:

<!-- TODO: replace this with parameter structs and functional options, when to use one vs other -->

Linting

比任何「豐富」linter 集更重要的是,lint 規則在一個程式碼庫始終保持一致。

我們建議至少使用以下 linters,因為我們認為它們有助於發現最常見的問題,並在不需要規定的情況下為程式碼品質建立一個高標準:

Lint Runners

我們推薦將 golangci-lint 作為 go-to lint 的運作程式,主要是因為它在較大函式庫中有著優異效能,以及能夠同時設定和使用許多規範。這個 repo 有一個範例組態檔案 .golangci.yml 以及建議的 linters 和設定。

golangci-lint 有 多種 linters 可供使用。建議將上述的 linters 當作基礎設定,而我們鼓勵團隊往專案中加入其他對專案有意義的 linters。

Stargazers over time

Stargazers over time

Footnotes

  1. 這個補充來源自簡體中文翻譯 2 3 4